红色水皮包红色油酥,黄色水皮包黄色油酥。松酥面心料制法:松酥面心料配方为:特粉25公斤、川白糖粉12.5公斤、化猪油2.5公斤、鲜鸡蛋5公斤、发酵粉0.375公斤、水5公斤左右。其比例为:水皮60%、油酥为40%。食用时,将薄片投入滚油中炸,薄片舒展膨胀上浮即可捞起。苞芦松清香松脆,宜作茶食及佐餐食品。这是一种有特色的饴糖制品,其形状象一根根切断了的大秤管,故称之为“秤管糖”。
各种小吃的做法
菊花酥:花酥为川式糕点中的油炸品种,工艺水平较高,形制美观,如盛开的菊花;复瓣舒展,黄红相间,色泽雅致悦目。可上筵席,可作茶点。
原料配方:
水皮:特粉15公斤化猪油3.75公斤
油酥:特粉10.5公斤化猪油5.25公斤色素按国家标准
馅料:豆沙(或松酥面)12.5公斤化油(炸油)7.5公斤
制作方法:
1.皮料:皮料分水皮和油酥。水皮以特粉、化猪油加水(按特粉1公斤、水0.4公斤的比例)搅拌3分钟左右即成;油酥以特粉加化猪油拌合均匀而成。水皮与油酥均着红、黄二色,备用。
2.包酥:用水皮包油酥。红色水皮包红色油酥,黄色水皮包黄色油酥。包酥后擀成长方形,卷回,压成长方形块状,然后将红色和黄色的酥坯重叠(两色酥坯可交替),再包心。
3.成型:酥坯包心后,擀成圆球形,用发具划成瓣状。划瓣可划为三刀六瓣或四刀八瓣。划瓣时,要从顶划到腰部以下,深度以不漏心为度。
4.炸制:用特制丝舀托住制品下锅炸制。炸制油温140~150℃,时间10分钟左右,制品舒展如花,熟透,即可起锅。
松酥面心料制法:松酥面心料配方为:特粉25公斤、川白糖粉12.5公斤、化猪油2.5公斤、鲜鸡蛋5公斤、发酵粉0.375公斤、水5公斤左右。以上配料产松酥面50公斤。制作时,先将川白糖粉、鸡蛋搅拌3~5分钟,再下发酵粉和面粉,搅拌均匀即可。
规格:如菊花形,花瓣层次分明,体形完整。
色泽:黄红二色,雅淡分明。
组织:疏松、不露心,无杂质。
口味:酥脆化渣,香甜可口。
土沱麻饼:
土沱麻饼是四川省江北县的传统名点,已有60多年历史。
制作方法:
1.原料:主料是面粉、白糖和麻油;辅以核桃仁、花生仁、芝麻仁、冰糖。根据品种再分别加上金钩、火腿、桂花、玫瑰、枣泥等精料。
2.饼皮由水皮和油酥制成:水波用面分、麻油和水合制,用水量为面粉的50%左右;油酥系以面粉与麻油充分揉和而成;用水皮包入油酥即为皮料。其比例为:水皮60%、油酥为40%。
3.制馅:将瓜果料剁碎、冰糖碾成绿豆粒大小,再把熟面、绵白糖、麻油、玫瑰、桂花等拌匀即成。
4.包制:制好皮、馅,即可包制,皮与馅的比例为3∶7。
5.烤制:包馅后,将饼坯按成扁圆形,粘上芝麻仁,然后放在吊炉,平炉用高温急火烘焙(炉温500℃左右,时间约半分钟)。
特点:底面呈此褐色,块形饱满完整,每块50克,皮薄馅大,松酥滋润,味美甜香,风味独特。
凉糍耙
原料配方:糯米500克芝麻10克洗沙200克蜜桂花2.5克熟黄豆面50克白糖150克食用桃红少许
制作方法:
1.芝麻淘洗干净,炒熟碾细,同白糖、蜜桂花和食用桃红拌匀待用。
2.糯米淘洗干净,温水泡约3小时,发胀后捞起滴干水分,上笼蒸耙(蒸的过程中,可洒开水2~3次),倒入盆内,用小木棒舂茸即成糍耙。晾凉后,将糍耙分为两份,一份置于撒有熟黄豆面的案板上,用手轻轻压平,约0.6厘米厚,将洗沙均匀地铺在上面;另一份压平后盖在铺有洗沙的一份上,再将拌和好的白糖芝麻面、桂花撒在上面,用刀切成方块,摆入盘内即成。
特点:糯软香甜,白润美观。
最简单最好吃的小吃 想要一些 附上一些做法步骤 谢谢
1. 芙蓉糕:芙蓉糕是用精细的糯米粉,做成米糕切片,再用油炸,然后拌和白糖、饴糖精制而成。 2. 绿豆兜:徽州风味小吃。事先将绿豆催芽,待皮破芽露时,拌小麦粉,加盐、水调和成糊,舀进锅铲上的篾箍内,徐徐潜入沸油锅中,等其粘结成块后,捞起篾箍,抽去锅铲,炸至暗黄带绿即可。绿豆兜酥松香脆,口味独特。 3. 徽州状元饭:状元饭又叫枣子饭,据传是明朝状元刘若宰家中吃的菜。 制法:(1)糯米洗净加水蒸熟取出,加白糖90克及少量猪油,搅匀,蜜枣去核备用。(2)用1只大碗抹上猪油,将莲子码在碗中间,加上无核枣子,装上糯米饭,码在莲子周围,上笼蒸熟备用。(3)将荸荠挖个小洞装满翡翠心,上笼蒸一下,取出枣子饭倒扣在大盘中间,将熟荸荠码在枣子饭周围,每个翡翠上面按上1只樱桃,荸荠四周再码1圈桔子。(4)炒锅坐火加清水和白糖烧开,撇去浮沫,用生粉勾芡加点猪油烧在枣子饭上即成。 特点:色泽明亮,营养丰富,香甜可口。 4. 歙县豆腐脑髓:豆腐脑髓是安徽歙县的传统风味小吃。据传在明朝就以鲜嫩可口,汤乳白味美,价格低廉,闻名遐迩。 制法:(1)取锅1只盛满七八成冷水,放入约500克五花肉1块,1小袋虾米(约50克),烧至肉熟,油汁和虾汁溢出溶入水中时,再加少量优质绿豆粉丝、无色酱油、精盐、茴香,改用文火炖,待粉丝成熟后,即成粉丝肉汁汤备用。(2)选用嫩豆腐,用纱布包围挤去水分后解开,再舀1匙倒入盛有精白面粉的碗内(粉要扒凹,轻轻拍实),同时加入少量细肉末(前一天放在粉丝汤中煮得透烂的五花肉)。然后端碗轻轻旋转摇动,外部裹匀面粉,将其滚成乒乓球形,顺手将碗靠锅边一斜,让丸子滚入汤锅,煮熟浮起即成。(不能用手掌搓捏或用手指摄拿,以免变形,破坏疏松结构,阻碍汁味均匀渗入而降低质量)。 特点:软嫩可口,汤汁鲜美,风味独特,易消化吸收,因豆腐丸子很嫩,故命名为豆腐脑髓。 5. 葛粉圆子:徽州山区盛产葛根,性凉味甜。葛根榨洗出粉名葛粉,又名山粉,徽州民间常用以制作点心类食品。 葛粉圆子是将猪肥膘、白糖等做成圆球状馅心,先滚上一层葛粉,如此三四次,然后上笼,蒸至外皮呈黑色发亮并有小泡时即成。此圆子质地柔韧有劲,味香甜,有清心明目之效。 6. 火焙豆腐:火焙豆腐是黄山市屯溪区和休宁县一带的特产。 具体制作方法:将老豆腐切成方块,放在架上发酵,然后在木炭火上烘焙,两边烤成蜡黄,随烤随吃,吃时在豆腐上抹上辣酱、麻油等佐料,入口更为鲜美。 7. 苞芦松:苞芦松是著名零食性小吃。用山区的山苞芦为主原料制成。 山苞芦为山上种植的一种玉米,生长期约140天,其味甜清,营养成份高。将山玉米磨成细粉,经细粉箩筛去皮层,和水搅拌煮成糊状,经冷却凝固再用特制的弓刨成薄片,然后将薄片置于竹匾上晒干即成。食用时,将薄片投入滚油中炸,薄片舒展膨胀上浮即可捞起。苞芦松清香松脆,宜作茶食及佐餐食品。 8. 徽州裹粽:民间小吃。徽州裹粽大多是枕头粽。长大肥硕,两道捆索,四只角,形如枕头。其品种繁多,有肉粽、排骨粽、枣栗粽、豆沙粽、红豆粽等等。值得一提的是“灰汁粽”,灰汁粽先用草木灰滤水拌糯米裹制而成,因碱性重,粘性强,吃起来特别可口绵软,又便于短期存放,所以深受食客青睐。 9. 秤管糖:徽州糕点名。这是一种有特色的饴糖制品,其形状象一根根切断了的大秤管,故称之为“秤管糖”。 秤管糖用饴糖裹着白芝麻或黑芝麻,里面有一个白色的糖心,糖心是白糖拌以芝麻粉、米粉做成的。如将其搓捏得更细(如钢笔筒)即成“一品香”。其特点是松脆,不粘牙,甜香适口,老少皆宜. 10. 屯溪醉蟹:此系屯溪传统小食品,自鸦片战争开始,即已蜚声邻近许多省、市、浙商贩多整桶贩卖,也有买去作为礼物赠送亲友的。 原料配方:活蟹8只蒜瓣(拍碎)8瓣姜块25克冰糖40克花椒盐40克酱油600克徽州封缸酒400克高梁酒10克 制作方法:将蟹洗净,沥干水分,揭开脐底排出污物,放入少许花椒盐合上,再掰下蟹爪尖一个,从脐盖上部插进钉牢脐盖,使勿张开,放入坛内,装满后,面上用两根小竹片放成十字形,卡住蟹身,勿使动弹。然后倒入酱油(天冷时放400克,农历九十月可增加到600克)、徽州封坛酒(现改用黄山糯米甜酒)、姜块、蒜瓣、冰糖、高梁酒,用油纸封口扎紧,一星期后即可开坛食用。 产品特点:色青泛微黄,鲜甜,酒香特别浓。如不开坛,可保存2个月,开坛后就不能贮存 海蛎煎——海蛎煎选用海蛎中的上品 " 珠蚝 " 为主要原料,把鸡蛋、地瓜粉和切碎的大蒜调匀,然后用适量的猪油在锅里煎至两面酥黄。吃时,以蒜泥、沙茶酱、芫荽等为作料,方能达到香脆细腻、美味可口之功效。 韭菜盒——韭菜盒系用面粉拌猪油做皮,以猪腿肉、虾仁、扁鱼、孛荠、韭菜、香菇做馅,包成一个个像小盒子一样的饼,边沿捏成波浪形放进油锅炸熟几种家庭美味小吃的做法?
灯影牛肉灯影牛肉的用料和制法是:选黄牛后腿部净瘦肉,不沾生水,除去筋膜 ,修节 整齐,片成极薄的大张肉片。将肉片抹上炒热磨细的盐,卷成圆筒,放在竹筲箕内, 置通风处晾去血水。取晾好的牛肉片铺在竹筲箕背面,置木炭火上烤干水气,入笼蒸 半小时,再用刀将肉切成长一寸五,宽一寸的片子,重新入笼蒸半小时,取出晾冷。 菜油烧熟,加入生姜和花椒少许,油锅挪离火口。10分钟后,把渍锅再置火上,捞去 生姜、花椒。然后将牛肉片上均匀抹上糟汁下油锅炸,边炸边用铲轻轻搅动,待牛肉 片炸透,即将油锅挪离火口,捞出牛肉片。锅内留熟油,置火上加入五香粉、白糖、 辣椒面、花椒面,放入牛肉片炒匀起锅,加味精、熟芝麻油,调拌均匀,晾冷即成。
豆腐海鲜汤
材料:水发海带,小鱿鱼,南美对虾(什么虾都可以),绢豆腐一盒,青蒜一条,小番茄,姜片。
调味料:植物油,盐、胡椒粉,料酒。
做法:先将姜片爆香放入鱿鱼加料酒,盐和胡椒粉略炒捞出。另外用一汤锅把海带先煮,随后放入豆腐煮一会儿,加小番茄,
西瓜沙拉
用料:橘子2个,苹果一个,黄瓜一条,香蕉一条,沙拉酱1大汤匙,火腿丁若干 ,蔬菜丁,半个 瓜皮做容器。
作法:1、把西瓜囊舀出来备用;
2、水果洗净、切块备用;
3、所有的用料放在瓜皮中拌上沙拉酱
夏日佐餐小菜
原料:香菜、洋葱、红辣椒、葱白、盐、味精、香油。
作法:把香菜切1寸长段,洋葱、红辣椒、葱白切丝,先放香油拌一下,再放盐和味精搅拌,喜欢的话放 点点醋,即成。
注意:1 香菜和洋葱要比那两种菜要多,约占三分之二。2 味道要偏咸才香 。3 吃不完装瓶放冰箱。
酸辣汤
原料:豆腐30克,熟鸡肉(或火腿)、冬菇、熟瘦猪肉丝、水发海参、水发鱿鱼各15克,鸡蛋1个,淀粉25克,葱花3克,酱油10克,猪油30克,味精、胡椒粉各1克,香醋6克,精盐5克,鸡汤750克。
做法:1.将豆腐、冬菇、海参、鱿鱼分别切成细丝,猪肉丝、熟鸡丝放入锅内同煮。
2.加鸡汤、精盐、味精、酱油,用旺火烧至沸滚,再放湿淀粉勾芡后,改小火加打散的鸡蛋;
3.将胡椒粉、醋、葱花及少许猪油放入汤碗内。
4.在锅内蛋花浮起时即改旺火,至肉丝滚起,冲入汤碗内即可。
一、三丝生菜
主料: 生菜(团叶) 400克
配料: 木耳(水发) 15克
调料: 辣椒(红、尖、干) 2克 白砂糖 15克 姜 15克 盐 4克 醋 8克 香油 10克
制作方法
1. 将生菜洗净,切成3厘米长的段,放盆内加精盐拌匀稍腌;
2. 干红辣椒去蒂,籽泡软;
3. 水发木耳、干辣椒洗净切丝;
4. 生姜去皮切成细丝;
5. 把生菜挤去水分,加醋、白糖、味精拌匀放盘内;6. 入干辣椒丝、木耳丝、生姜丝,另将香油烧热,倒在三丝上,拌匀即可。
二、五彩拼盘
主料: 猪肉(瘦) 300克
配料: 鸡蛋 50克 胡萝卜 100克 黄瓜 100克 豆腐干 100克
调料: 料酒 10克 酱油 10克 盐 4克 味精 3克 大葱 20克 姜 10克 花生油 50克 五香粉 1克 醋 2克 白砂糖 2克 香油 10克 淀粉(玉米) 3克
口感 原料多样,软嫩清香,咸鲜爽口,佐酒佳肴。
制作方法
1. 鸡蛋打入碗内,加精盐1克及淀粉搅匀;
2. 勺内用少许油把蛋液摊成薄薄的蛋皮;
3. 将蛋皮、黄瓜、胡萝卜、干豆腐均切成均匀的丝;
4. 每种原料相对交叉摆入盘内;
5. 瘦肉切成丝,勺内加油烧,下入肉丝炒至变色;
6. 下入葱姜丝及余下的料酒、酱油、精盐、味精、排骨精、葱丝、姜丝、五香粉、醋、白糖、香油,炒熟;
7. 把炒好的肉丝放在盘内摆的原料中心,食用时拌匀即成。
三、火腿三拼
主料: 火腿肠 200克
配料: 猪肝 75克 黄瓜 150克
调料: 花生油 40克 盐 2克
口感 原料易得,制作简单,软嫩咸香,营养丰富。
制作方法
1. 黄瓜洗净切大半圆片;
2. 用精盐入味;
3. 猪肝(卤)切三角片;
4. 火腿肠切半圆片;
5. 将黄瓜、火腿肠片、猪肝片依次从外向里围摆成花状;
6. 浇入熟花生油即成。
四、麻辣鸡丝
主料: 鸡胸脯肉 400克
配料: 柿子椒 25克 青椒 25克
调料: 盐 3克 味精 2克 白砂糖 2克 醋 1克 花椒 15克 辣椒粉 10克 花生油 50克
口感 鸡丝软嫩,椒丝脆爽,麻辣爽口,风味独特。
制作方法
1. 将鸡脯肉入清水锅中煮熟捞出;
2. 用手撕成丝;
3. 青红椒也切丝;
4. 花椒切碎;5. 同辣椒末放一起,浇入烧熟的花生油炸香;
6. 青红椒放在鸡丝上,撒上精盐、味精、白糖、醋拌匀;
7. 浇上花椒辣油拌匀即成,四周可用黄瓜片装饰。
五、丝瓜酿肉
主料: 丝瓜 400克
配料: 猪肉(肥瘦) 100克 鸡蛋 100克
调料: 香油 10克 盐 3克 味精 2克 酱油 20克 醋 10克 白砂糖 1克 淀粉(玉米) 10克
口感 清鲜味美
制作方法
1. 将肥瘦肉洗净剁成肉泥;
2. 放入碗内,加入鸡蛋1个、水淀粉10克、精盐、味精1克搅拌均匀;
3. 选择鲜、直顺、粗细一致的丝瓜去皮洗净;
4. 切成6厘米长的段,然后将丝瓜一端开个洞;
5. 撒上少许淀粉,将肉泥均匀灌进丝瓜内;
6. 将丝瓜上笼熟后;
7. 冷却后切成圆片,放在盘中码好;
8. 炒锅上火,倒入汤、酱油、米醋、味精1克、白糖,烧开;
9. 然后用水淀粉勾芡,淋上麻油起锅,浇在丝瓜酿肉上即成
特色小吃名称及做法
本人比较喜欢南方小吃,我推荐几种自己喜欢的:云南小吃:1.烧饵块:
大米经选、洗、泡、漂、蒸、舂、揉成为圆饼,置铁架上以炭火烤熟,于一面上涂酱油、芝麻酱、辣酱而食。或夹油条、火腿片、香肠片同食。
2.什锦凉米线:
此品在昆明一带十分风行,夏秋两季,家家小吃店都要推出这个品种。它配料多,用料全,酸、辣、麻、甜、香各味俱全,口感滑润。传统滇味拼盘垫底也多采用什锦凉米线,上面再盖上“五色料”。
原料:
主料:米线200克。
配料:熟鸡肉丝10克,红、白萝卜丝、香酥、熟韭菜段各3克,水发木耳、水发海蜇丝、薄荷、香菜段各2克,卤鸡蛋1/4个。
调料:咸、甜酱油各3克,花椒油0.5克,辣椒油、葱姜汁、卤鸡蛋汁各2克,鼓醋5克,味精、芥未汁、芝麻油、炒芝麻、炒花生米各1克。
制法:
(1)米线用凉开水洗后沥干水分,装入碗中,放鸡丝、香酥、卤鸡蛋。要求摆放要妥当,颜色搭配好,要有看样。
(2)就米线碗,依次放入上述调料,即可拌匀入味食用。
3.五味沙糕:
五味,“辛、甘、酸、苦、咸。
原料:
主料:糯米:千克。
配料:芝麻、花生仁、苏子、玫瑰糖各80克,陈皮粉25克。
调料:白糖600克,红食用色素少许。
制法:
(1)糯米洗净,晾干,蒸熟,晾凉磨成粉,过罗筛取细粉。
(2)锅上火,下芝麻焙香后晾凉;花生焙香砸碎;苏子焙香磨粉。
(3)用糯米粉(800克)上案板扒塘与玫瑰糖、芝麻、花生仁、陈皮粉、苏子粉拌合均匀,再加入用白糖熬制的糖稀,搓拌均匀。放入特制的方模内,铺平。另取糯米粉(150克),与少许掺有红食用色素的糖稀搓匀。再入糕模内撒平略高于模具,用专制的面板盖上,压紧成型,脱模。用特制快刀切成等分的方块即成。
四川小吃:1.蛋烘糕:
四川成都小吃。以专用铜制小平锅将面粉与鸡蛋和成的面糊烘熟,再包入咸馅或甜馅食用。此小吃已有近百年的历史。不仅有专店供应,还有不少摊贩走街串巷现烘现卖。馅心有榨菜肉末、芽菜肉末、芝麻、什锦、八宝、水晶、蜜枣、金钩、等多种。
蛋烘糕的色泽金黄,松软柔嫩,老少皆宜。
2.火井“发饽饽”:
邛崃人所称的“发饽饽”即是其他地方所谓的白糕。以大米为主,辅以少部份糯米,淘净后冷水浸泡发涨后磨成浓稠的米浆,通过发酵,蒸制而成。火井镇所售的“发饽饽”,成品色白,晶莹如白玉,甜香扑鼻,入口松泡,异常爽口。比诸抗战时期,成都三益公后巷口,临北新街磨角处的“珍珠白糕”,有过之而无不及,且售价低廉,每个仅二角钱,五元钱即可买一大袋(25个)既属大众化食品,也可是筵席上的甜点心。凡是到邛崃天台山、高何镇的旅游者们,在火井车站略作小憩即可购得,或自食,或馈赠亲友,都是很适宜的,一个个晶莹如玉;一入口细嫩香甜,既饱口福,又饱眼福。他如新近崛起的“七秩”罗汉豆沙包及水果银耳羹等,前者以其皮薄馅多,香醇甜而著名,后者以银耳茸软,汤浓稠和水果鲜味见称。
湖南:1.荷兰粉:
原料:荷兰粉,香油,盐,味精,酱油,香醋,腐乳,油萝卜米,花生米,干椒粉,芝麻酱。
制法:
①将荷兰粉用凉粉刮刮制成丝,盛入小碗。
②将所有料依口味浇在凉粉上.
展开全部